欢迎来到青岛智慧养老平台!
注册 服务组织注册
找服务
  • 找服务
  • 找服务组织
首页 > 政策公告 > 详情

12340响起 请为市南打call | 采取多种方式,促进老有所养——让老年人享服务有所乐

来源:   |   时间:2021-09-24   |   作者:   |   浏览量:
分享至



图片

12340响起,请为市南打call

打造群众满意的服务阵地



近期,大家会收到来自“12340”的电话随机访问,该电话将向居民调查对市南区的工作满意度。作为市南区的一员,如果您有幸接到这个电话,请不要拒接,积极配合,为市南点赞。




促进养老服务健康发展,有利于改善民生福祉,有利于促进家庭和谐,有利于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推进老有所养,创新融合,培育智慧养老托育新业态是其中的重要方式,2021年以来,市南区加大了对社区助老食堂政策扶持;鼓励街道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进行家庭床位签约和居家适老化改造,让老年人享服务、有所乐。 


乐养市南,为老助餐提质扩面


“快来,咱这家门口多了个好去处!”“这地方离家近,很方便!”……8月25日上午,坐落在海口路12号的珠海路街道“邻里汇”社区活动中心正式开门纳客。


家住珠海路街道的张淑芬大姨从“邻里汇”助老食堂开业的第一天就来用餐了,“这里的饭菜荤素搭配合理,营养健康口味合适,政府还给补贴,两荤两素补贴后只需15元,吃起来,真的是实惠又放心。”



今年,市南区将加大助老食堂建设列入区办实事和“四大功能区”行动中公共服务提升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已有11处助老食堂基础上,新建5处食堂,实现街道覆盖率100%,为辖区老年人提供优惠午餐服务,着力解决高龄、孤寡、失能、独居等困难老年人的就餐难问题。



“家门口有了这个助老食堂,是个真正的便民实事儿,方便了周围的很多老年人,菜品也挺多、口味也不错,让老年人的午饭得到了很好的保障。好事儿就要这样办好、办细、办扎实,老年食堂不同于普通饭店,有保证的原材料、有品质的服务,这是真正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了居民心坎上。除了能解决周围老年人的午餐难题,平常过来看看书、聊聊天,也是个很好的选择。最有特色的,就是咱们的活动中心里还有适合老年人的简单的保健指导,真是给了老年人一个全方位的关怀和呵护。”珠海路街道海口路社区善化路20号片区党支部书记刘学兵夸道。


珠海路街道社会事务办公室副主任梁炳华表示,“中心的打造和成立,要从居民的一份‘心愿单’说起。在民生满意度评价的问卷调查中,不少居民提出‘希望能在社区附近,增添一处能让大人、孩子都可以来活动、休息、交流的场所’的‘小心愿’。”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市南区把居民的“小心愿”照单全收,变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大项目,不仅动笔出方案,更是直接跑腿选址、找社会组织。正是由于顺应民心、顺应时代需求,在推进工作中,从居民、社会组织到房屋产权单位等都全程给予大力支持,共同让中心规划、建设、装修、试营业等工作乘着“复兴号”高质量发展列车不断提速,只为能够让居民更早享受更优质、更舒适的社区服务。


用“心”助力,养老服务专业贴心


对家住珠海路街道的王兰香来说,打从建立了社区邻里中心,她的日子也越来越舒心了。


提供社会工作服务、护理产品康复产品租赁、助老食堂、共享书吧、邻里饮吧、邻里学堂、健康小屋、便民超市等八大功能区域,定期开展烘焙、烹饪、法律、健康讲座和义诊等活动的新型社区邻里中心,不仅为居民提供了助餐服务,还提供文化健身、邻里互助等20余项特色化服务,让老年人可以就近吃、养、购、娱、学。



“咱们‘邻里学堂’定期有烘焙活动,”家住附近的王兰香每天都会到“邻里汇”“打卡”,“除了做烘焙,在‘共享书吧’看看书,也很开心。”


老年人用餐方便了,有娱乐活动了,但是打造幸福养老的美好图景还需不断努力。


市南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关注老年人的居住环境是一项重要课题,在调研过程中,一位王大伯的建议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说他理想中的晚年生活,除了子孙满堂,还应有‘安全舒适、清洁卫生的良好环境,完善、便捷的出行设施,高质量的养老服务、健康管理等’。王大伯的话启发了我们的工作思路。”


为此,市南区推出了打造环境宜居、服务适老、智慧助老、健康愉悦的“老年幸福社区”样板的计划。计划年底前打造1-2处引进专业养老服务产业集团,整合区内优势资源,推动闲置养老服务设施转型,打造集兜底保障、医疗康复、文化休闲为一体的“老年幸福社区”样板,为老服务设施布局合理,助餐、助浴、助洁、康复、家政服务、文化娱乐等为老服务资源丰富多样,能充分满足不同年龄段老年人的多样需求。



为将“老年幸福社区”打造的更加贴合市南区区情、符合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在对辖区内养老服务设施发展现状及老年人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进行了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市南区聘请专业人士共同编制《市南区老年幸福社区标准》,为打造“老年幸福社区”提供科学的指标指导。同时,多次对接“中康颐养”专业养老服务产业集团,商议合作打造“老年幸福社区”的具体计划。


除此之外,市南区还建设了11个街道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推行家庭养老床位签约,为符合条件的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使老年人足不出户享受贴心养老服务。


时间银行,开启养老服务新模式


市南区推出“时间银行”养老服务新模式,通过志愿者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按一定的规则记录、储存志愿者参与养老公益服务的时间,而志愿者也可以在未来提取储存的“时间”兑换自己所需要的服务。



市南区多次组织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和社会志愿者进行培训,让基层工作人员和志愿者能够迅速掌握“时间银行”相关政策及手机操作流程,并深入社区和居民家中帮助有需求的老年人进行注册和下单。


志愿者刘星冶是养老服务“时间银行”的忠实粉丝之一,今年53岁的她心中一直有一个公益梦,“希望在自己有能力的时候,去帮助那些生活困难的人,‘时间银行’项目上线之后,我就在开办的爱心素食餐厅设立了一处时间银行志愿者的服务网点,现在已经集聚了超过200位流动性志愿者,也是希望让爱心传递的更有力量、更加温暖。”截止目前,她已累计在“时间银行”平台提供养老志愿服务近200个小时,个人服务时长在全市“时间银行”志愿者中名列第一。


八大峡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时间银行’这个政策,带动了更多志愿者的积极性,大家都觉得以前只是公益服务,现在不仅仅可以传递爱心,还能够储存时间,以后自己老了,也是个保障。”


目前,市南区“时间银行”APP平台的服务对象注册达2451人,志愿者注册1193人,注册人数居全市前列;APP平台自运行以来共计发布订单4366单,服务时长累计达1961.75小时,服务订单总量、服务时长总量、志愿者活跃度及各项指标综合排名都居全市首位。